我校成功举办智联万物·人工智能融合应用论坛

编辑:通信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5-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深化产教融合与国际学术交流,2025510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和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指导,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主办的2025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学术会议在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两大前沿研究领域,深入探讨其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广阔的未来应用前景,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校陈继明教授开展了以《下一代无线通信赋能的AI/ML数字孪生:自主智能制造》为题的主旨报告,介绍了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的融合挑战、5G-A/6G与三维信道建模、AI驱动的数字孪生自主决策等内容,并给出了智慧制造工厂、智慧物流中心、智慧化工厂数字孪生解决方案、3D可视化和智能生产线等典型的场景案例。随后陈教授指出,“无线+AI+数字孪生”具有降本增效、风险控制、快速迭代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价值。最后,陈教授总结了“通信感知融合”、“轻量化AI”以及“静态环境建模和动态环境感知的数字孪生模型”这三方面的技术路线展望。

会上,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杨世锡教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褚福磊教授、韩国全州大学AI学部创系主任高仙佑教授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的燃气轮机性能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业设备的智能制造与智能运维》、《如何改进人工智能领域中生成模型生成原理》作主旨报告。

1 陈继明教授《下一代无线通信赋能的AI/ML数字孪生:自主智能制造》报告现场

 

510日下午3点,我校和重庆市沙坪坝区人工智能学会、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联合主办了智联万物·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为主题的分论坛。我校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陶亚雄出席论坛并讲话,我校师生代表也积极参与了本次分论坛。陶院长作为主持人,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对论坛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介绍,我校是重庆市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构建12个数智化特色专业群,涵盖信息安全与管理、物联网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打通技术研发创新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的人才培养。

 

2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陶亚雄致欢迎辞

我校“重电杰青”毛焱颖带来《结合知识增强和上下文信息的文本情感分析方法研究》的报告分享。她强调,随着电商行业发展,文本情感分析需求剧增。毛焱颖团队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结合知识增强和上下文信息的模型EISA-KC。实验表明,该模型在多个数据集上表现优异,能有效提升情感分析准确率,为电商平台、社交网络等提供了更精准的情感分析解决方案。

3 毛焱颖《结合知识增强和上下文信息的文本情感分析方法研究》报告现场

随后,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胡小方教授、华为高级工程师韩云鹏、重庆耘在大数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谢青和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副教授汤东围绕《面向边缘智能的忆阻类脑计算与深度学习》、《昇腾AI助力高校打造全新算力平台》、《地理空间智能:地理信息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了分论坛报告分享。

 

4 智联万物·人工智能融合应用论坛合影

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企业家聚焦智联万物·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技术前沿科技,展示、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典型应用,助力重庆高质量发展。通过此次会议,既探讨了前沿突破与共性挑战,也碰撞了学术洞见与产业真知。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趋势、核心技术与发展路径等问题开展主题分享,深入探讨其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和广阔的未来应用前景,汇聚交流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前沿技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服务我市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注入新动能!

地址: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智联楼B座 | 邮编:401331 | 院办电话:023-65926039
版权: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渝ICP备12004063
招生咨询:023-65926027 

微信公众号

招生咨询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