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月思政大讲堂简报
编辑:通信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5-22|
通信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神经脉络”,承载着连接万物、推动发展的重任。而通信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根植对行业规范的敬畏与工匠精神的坚守。2025年5月15日,通信工程学院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讲堂,为学子们点亮了专业成长的精神灯塔。
活动伊始,主讲人郭渝老师以“通信规范”为切入点,从技术细节到宏观标准层层剖析。从IEEE 802.11无线协议到802.3以太网标准,从设备安装流程到国家级工程建设规范,一张覆盖技术、操作、管理的规范网络徐徐展开。郭老师强调:“规范不是束缚创新的枷锁,而是保障安全与效率的基石。”通过剖析多起违规操作引发的重大事故——小至设备损毁,大至人员伤亡,课堂上的每一双眼睛都凝成深思。学生们深刻意识到:规范不仅是纸上的条文,更是行业发展的“高压线”,是每位通信人必须敬畏的职业底线。
以匠心为魂:在传承中书写创新篇章
如果说规范是行业的筋骨,工匠精神则是其跃动的血脉。讲堂上,两位大国工匠的故事让在场学子心潮澎湃。
短波通信领域的“拓荒者”张路明,四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攻克了高频信号传输的核心难题,推动我国短波通信技术跻身世界前列;而通信电源专家李长松,则以“一度电也不浪费”的执着,创新维护技术,实现年节能30%,为绿色通信树立标杆。他们的经历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既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专注,亦有“敢为天下先”的突破。郭老师总结道:“工匠精神不是守旧,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在细节中追求极致。”
以实践为路:从课堂迈向行业前沿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何将规范意识与工匠精神融入成长轨迹?讲堂为学子们指明了方向:
深耕规范学习——从实验操作到项目设计,将行业标准内化为日常习惯;
勇攀创新高峰——积极参与5G/6G、物联网等前沿课题,在科研竞赛中锤炼技术嗅觉;
扎根行业土壤——以工匠为镜,立志成为既懂技术、又怀匠心的“通信尖兵”。
通信技术的浪潮奔涌向前,但永恒不变的是对规范的敬畏与匠心的传承。本场思政大讲堂的开展,不仅是一堂专业教育课,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火。将“匠心筑信”的理念融入通信学子们的血脉,中国通信事业的未来,必将因这份坚守与创新而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