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点亮童心,漆彩绘就乡韵
编辑:通信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7-06|
近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重电“星火”智汇乡兴实践团怀揣着炽热的爱心与传承文化的使命,踏入潼南区米心镇苦竹村,为留守儿童们精心筹备了一场以“星火点亮童心,漆彩绘就乡韵”为主题的漆扇制作活动。活动现场,温馨与欢乐交织,传统与现代碰撞,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
活动伊始,实践团的成员们将制作漆扇的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上,色彩斑斓的漆料、洁白如雪的扇面,仿佛是一个等待孩子们开启的神秘宝藏盒。实践团成员谢姗姗开始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她轻轻拿起一把漆扇,缓缓说道:“小朋友们,漆扇可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哦。漆艺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啦,从古老的河姆渡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漆来装饰各种器物,后来又把漆和扇子结合在一起,做出了这么漂亮的漆扇。”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小脑袋微微倾斜,眼睛紧紧盯着成员手中的漆扇,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后,她拿起一把素雅的团扇,将五彩斑斓的漆料滴入清水中,轻柔地搅动水面,让漆料晕染出梦幻般的纹路,一把漆扇就制作完成了。孩子们的小脑袋凑在一起,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惊叹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水中绽放的花朵。
讲解完理论知识,终于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动手制作环节。面对琳琅满目的颜料瓶,孩子们兴奋地挑选着自己心仪的色彩——炽热的朱砂红、宁静的松石绿、明亮的鹅蛋黄……在实践团哥哥姐姐们的耐心指导下,他们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将洁白的扇面浸入漂浮着奇幻图案的水面。当扇子提起的瞬间,水流淌过扇面,留下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绚丽花纹,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喜的欢呼。
在制作的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始终保持着耐心、爱心和细心。他们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当发现有几位略显羞涩、躲在同伴身后的孩子时,他们会用温柔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给予孩子们力量。这份温暖的邀请,融化了孩子内心的紧张,让他们也勇敢地走上前来体验。当遇到力气小拧不开颜料盖的孩子,成员们会立刻上前,大手包裹着小手,一起用力。对于个头还够不着操作台的小不点,成员们会稳稳地将他抱起,让孩子能清晰地看到水面色彩的变化,并亲手操控扇面浸染的角度。这一刻,“非遗”不再是书本上的名词,而成了孩子们手心能触摸、眼中能看见、心中能感受的真实喜悦。
看着孩子们的作品,实践团的成员们感到无比欣慰。他们知道,这次漆扇制作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活动,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亲手制作漆扇,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了漆艺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漆扇中,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活动接近尾声时,实践团的成员们和孩子们一起拿着自己制作的漆扇合影留念。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笑脸中,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次漆扇制作活动,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点亮了留守儿童们的心灵;又像一幅绚丽的画卷,绘就了乡村的独特韵味。实践团的成员们用他们的耐心、爱心和细心,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艺术殿堂的大门,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会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永远照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