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首批6个本科专业之一:

现代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招生方式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对接重庆市“33618”万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5G+6G、云计算、FPGA、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技术方向,培养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工程实践能力,能进行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胜任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解决较复杂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国际化、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74dd5ce8e926b31a5a2a0914aa90281c (1)

2)招生方式

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或秋季统一考试招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7年。

二、专业特色及优势

本专业前身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国家首批“双高计划”核心建设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建有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教学团队、国家级黄大年高校教学团队及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主持建设国家专业标准2项、国家级课程9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5项。

   IMG_256

先后培养学生1826人,60%进入本科深造,王琪、苏星力同学在专升本考试中获得全重庆市总分第一和专业第一的成绩;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名、全市技术能手3名、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2名、巴渝青年之技能之星5名,考取华为等行业高级、专家认证350人;

  

 

近年来,学生在团中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振兴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人社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际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60余项、省部级奖项120余项。

挑战杯奖状

IMG_20230326_143208

 

连续三年就业率保持在100%毕业生就职于到中国电信、重庆广电、成都铁路局、中国通信服务、中国通信建设、中国民航信息集团移动/电信设计院、广东杰赛通信设计院、南京嘉环、VIVO/Oppo公司、成都铁路局、重庆轨道集团等优秀公司就业。此外,每年有学生前往东南亚、南美洲等地区,国家实现海外高薪就业。毕业生郑钧创建的重庆爱信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年产值达到4000万。

7aa0ce800570f25ef4310de4cb140e7IMG_256

三、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32人、企业兼职教师25人,其中博士10人、教授等高级职称16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有国家万人名师2人、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以及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6人。

IMG_20240608_180658课程思政名师(300dpi)

四、校企合作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中信科移动公司、重庆信科工程有限公司等23家通信领域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成校外实训基地12个。与华为共建5G+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与中信科移动公司共建全国移动通信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国内100余家高校和行业企业、研究院所。

   IMG_256

五、实训条件

与世界一流通信技术公司合作,建设5G+行业应用基地、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实训基地,是国内高校目前唯一实现从接入网、承载网到核心网端到端覆盖的信息通信全网的实训体系,包括5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与优化、数字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智能计算、Matlab通信仿真等专业实训室19个,实训开出率100%,实训条件全国一流。

 IMG_20240608_180628IMG_20240608_180234

 

 

 

六、课程体系

对接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设计“平台+模块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每个模块与一个或一类职业岗位(群)对应,对接华为等行业高级认证和重要竞赛,包含专业基础模块、跨专业模块(微专业),夯实专业基础,可以在我校首批设置的6个职业本科专业中任意选择8学分的其他微专业模块学习;在满足学生学历提升需求的同时,与行业优秀企业联合开展FPGA硬件开发、通信和人工智能、无线网络优化等技术方向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交叉复合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通技术(高级)、5G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FPGA设计与应用、云计算技术、光传送网技术、微处理器和嵌入式开发等。

 

七、科研及技术创新

建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创新中心、重庆市网络通信工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庆市电子信息应用推广中心等4个科研平台;主要面向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关键技术、B5G/6G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协议编码与传输的设计、车联网及云控平台系统、低轨道卫星通信方面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

  IMG_20240607_141307IMG_20240607_141330

教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制定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8项;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横向课题22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32项。实施科教融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取得国家专利51个,发表论文30余篇,奠定科研和技术创新基础。

举办重庆国际新一代信息通信论坛,和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英国RanPlan等合作,在室分网络优化、电磁亲近材料等方面开展研究合作。

IMG_20240608_180346

 

八、学历提升

优化课程安排,组织优秀师资,强化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后续学历提升奠定基础;学生不但可以攻读本专业领域专业相关硕士学位(如信息与通信工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等),还可以攻读电子类(如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等)、计算机类(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人工智能等)相关硕士学位。

 

 



地址: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智联楼B座 | 邮编:401331 | 院办电话:023-65926039
版权: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渝ICP备12004063
招生咨询:023-65926027 

微信公众号

招生咨询Q群